问题 | 未成年犯罪的处理原则有哪些?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1、从宽处理的原则。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不适用死刑的原则。 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未成年人不论犯何罪均不应判处死刑。 3、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则。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4、分案处理的原则。 分案处理是指对未成年人案件与成年人案件实行诉讼程序分离、分别关押、分别执行。诉讼程序分离是指未成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或有牵连的案件,只要不妨碍诉讼,要分案处理。 5、保障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的原则。 未成年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除保障其享有《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作为任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享有的诉讼权利以外,还要注意认真落实其作为未成年人所享有的一些特别权利。 由此可见,最新法律制度中进一步把刑事责任年龄降低到了12周岁,所以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年龄小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正当理由。但是,未成年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在量刑的时候一定不会对未成年人判处死刑。 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所面临未成年犯罪的处理原则有哪些的问题。平常我们可以多多学习了解法律知识,这样在面临法律问题需要解决时,我们就能够通过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的法律问题,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为您匹配专业律师在线为您提供帮助。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