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法经营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立案 |
解答 |
一、非法经营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非法经营罪的立案标准是: (1)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 (2)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 (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同种非法经营行为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进行同种非法经营行为;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非法销售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一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依法成立、具有责任能力的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本罪的主体,依本条愿意是指经营者,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人不商”,如果将本罪的主体限定为特殊主体,将会使许多没有任何经营许可证(非经营者)的买卖物品和进出口许可证和进出口原产地证的行为得不到惩处,因之,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二、非法经营罪如何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为人实施了非法经营罪,需要接受以下处罚: 1、实施普通非法经营行为的,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又或者是拘役,同时处以又或者是单处违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会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又或者是没收财产。非法经营行为,一般指的是,行为人买卖没有经过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又或者是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 三、非法经营罪的客观行为是什么? 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行为方式: 1、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 2、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证件。 3、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是指地下非法从事商业银行才能开展的接受客户委托代收代付,从付款单位存款账户划出款项,转入收款单位存款账户,以此完成客户之间债权债务清算或资金调拨的业务活动。 4、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①非法买卖外汇。 ②非法经营出版物。 ③非法经营电信业务。 ④在生产、销售的饲料中添加盐酸克伦特罗等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物品。 ⑤非法经营互联网业务。 ⑥非法经营彩票。 非法经营罪立案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中已经给出明确解答。现实生活当中非法经营罪是有一定的立案的标准的,主要就是从犯罪数额上来判断。对于该问题如果还有其他疑问的话,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