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战时残害居民罪既遂有哪些惩罚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战时残害居民罪既遂有哪些惩罚 战时残害居民罪既遂的处罚: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战时残害居民罪是指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四十六条 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或者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犯了战时残害居民罪怎样认定 1、区分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1)一般情况下,军职人员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掠夺无辜居民财产的,就具备了本罪的基本特征,构成了本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认为是犯罪,按军纪处理。 (2)区分本罪与抢劫罪、抢夺罪的界限 2、主体要求不同。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只能是参加军事行为的军职人员;而抢劫罪、抢夺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可以是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3、 罪行为发生地点不同。本罪只能发生在军事行动地区,而抢劫罪、抢夺罪没有地区限制,可以发生在任何地区。 4、侵害对象不同。本罪侵害的对象,是军事行动地区无辜居民群众的财产;抢劫罪、抢夺罪侵害的对象,可以是任何地区的公私财产。 三、刑法中战时残害居民罪是以什么标准立案的? 刑法中战时残害居民罪是以下列标准立案的: 1、故意造成无辜居民死亡、重伤或者轻伤三人以上的; 2、强奸无辜居民的; 3、故意损毁无辜居民财物价值五千元以上,或者不满规定数额,但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九条 战时残害居民罪是指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的行为。 无辜居民,是指对我军无敌对行动的平民。 战时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一)故意造成无辜居民死亡、重伤或者轻伤三人以上的; (二)强奸无辜居民的; (三)故意损毁无辜居民财物价值五千元以上,或者不满规定数额,但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的。 四、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战时群众工作秩序。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实施了残害无辜居民、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为军人,且是参加军事行动的军职人员。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残害无辜居民、掠夺无辜群众的行为,侵害了无辜居民的人身、财产权利,违反了我国法律、军纪,危害了我军作战利益,却故意加以实施。那些确实出自于军事行动需要而取用、毁坏军事行动地区群众财产的行为,不应认为具有主观上的罪过,不构成本罪。 战时残害居民罪既遂,自然人犯此罪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残害居民罪既遂有哪些惩罚,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中已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解答。希望本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刻咨询”按钮,咨询专业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