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5年灵活就业人员退休政策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保障 |
解答 |
一、灵活就业人员退休政策 1. 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 男性:年满60周岁。 女性:年满55周岁。 对于曾在原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参保缴费满10年(含视同缴费),且灵活就业2年以上的女性参保人员,经本人申请,可以选择在50—55周岁之间办理退休手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从二零二五年一月一日开始,男职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五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四个月延迟一个月,分别逐步延迟至六十三周岁和五十八周岁;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二个月延迟一个月,逐步延迟至五十五周岁。 2. 灵活就业的定义 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所、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传统主流的就业方式。灵活就业人员包括: 自雇型就业: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 自主就业:自由职业者,如律师、自由撰稿人、歌手、模特、中介服务工作者等。 临时就业:家庭小时工、街头小贩、其他类型的打零工者。 3. 社会保险补贴 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必须按规定进行就业登记,并以个体身份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缴费基数: 基本养老:按上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0%作为缴费基数。 基本医疗:按上一年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申请流程: 每季度末(25日前)持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再就业优惠证》或《失业证》、就业登记证明及社保缴费凭证,残疾人员还需持《残疾人证》,到所在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提出申请,如实申报缴费月数和补贴月数。 二、灵活就业人员社保与职工社保的区别 1. 参加的险种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通常只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部分地区可参加失业保险。 在职职工:参加“五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 2. 缴费基数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按上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100%为缴费基数。 在职职工: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 3. 缴费比例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 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0%。 医疗保险:以当地上年度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为基数,按4.2%或8%比例缴纳。 在职职工: 养老保险:单位缴纳比例20%,个人缴纳比例8%。 医疗保险:单位缴纳比例9%,个人缴纳比例2%。 失业保险:单位缴纳比例1%,个人缴纳比例0.2%。 生育保险:单位缴纳比例0.8%,个人不缴费。 工伤保险:单位缴纳比例0.8%,个人不缴费。 4. 缴费主体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个人需要承担全额的社保费用。 在职职工:缴纳社保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承担,用人单位承担大部分,职工承担小部分。 5. 户籍限制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个人缴纳社保必须拥有当地户籍,没有当地户籍只能参加城镇职工社保。 在职职工:缴纳职工社保没有户籍限制,只要是全日制上班都可以缴纳。 6. 缴费意愿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缴纳社保费用。 在职职工:必须按照规定缴纳社保。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