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的法律约束力的体现有什么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纠纷 |
解答 |
一、合同的法律约束力的体现有什么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强调了合同效力的相对性,即其只及于合同当事人,对之外的第三人没有约束力。在此约束力下,当事人应按照约定履行债务,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合同因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但并不因其成立就必然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只有依法成立的合同才有这样的效果。 所谓依法,是指合同需要符合法律要求,如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效力性强制规定,否则合同自始无效,没有法律意义。由此也能区分合同成立要件和阻却生效的要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九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二、合同违约金的法律规定一般是什么 合同违约金的法律规定一般是不超过合同金额的百分之三十,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 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三、违反合同承担的法律责任都有什么 违反合同承担的法律责任为违约责任,具体承担方式如下: 一、继续履行。 二、采取补救措施。补救的措施包括: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 三、赔偿损失。是指违约方以支付金钱的方式弥补受害方因违约行为所减少的财产或者所丧失的利益的责任形式。 四、支付违约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但是违约金的数额不能过分高于或者低于实际造成的损失。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在上面的文章内容中,我们已经解答了关于合同的法律约束力的体现有什么的问题,相信大家已经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了。如果本篇文章还没有完整解答您的问题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以在线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