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签订租赁土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分类 征地拆迁-土地承包
解答

一、签订租赁土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主体资格。

审查产权证上记载的权利人与出租人是否一致,看出租人是否对土地具有处分的权利。

2、租赁期限。

注明租赁起止日期和租赁年限,仔细查看可租期限。

3、土地信息。

列明租赁土地的名称、位置、面积、质量等级。

4、土地租赁合同时的证件。

出租人是否拥有该土地使用权,是否属于转租;认真审核出租人土地使用权证照,仔细查看可租期限;认真审查出租人自信,重点关注出租人是否将土地抵押;合同中应当明确出租人承担的各项义务,主要是出租人应当提供的基础条件等;争议管辖约定要注意,尽量避免仲裁。

5、出租人擅自中止合同应当赔偿损失。

出租人擅自中止合同,应当赔偿承租人的损失,包括:承租人已经投入开发的资金损失,在承租土地上建设厂房等物件损失,预期利益损失,工人工资损失,产品废弃损失等。如果租赁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出租人应当承担违约金。

6、合同争议约定仲裁管辖应注意。

正确填写仲裁机构的名称,仲裁机构一般不包含“市”字;充分理解“一裁终局”制,效率和风险并存;仲裁委员会不属于国家机关,权威性有限;仲裁员整体素质较法官略显低下;仲裁机构的公正性不如法院;仲裁机构容易被当地政府或经济团体操控。

二、土地租赁合同纠纷处理方式

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同其他合同一样,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四种方式。双方当事人可以首先协商或者请求调解处理,如果协商不一致或者调解无效的,可以通过仲裁或者诉讼方式来处理。

1、协商解决

合同当事人因合同事务发生纠纷的,应当协商解决;

2、协商不成的,通过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解决

协商不成的,应当按照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的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解决。

仲裁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向仲裁委员会申请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定方式。但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应当双方自愿,并事先在合同中约定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若事先在合同没有约定,事后双方当事人又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

三、土地租赁合同最长期限是多久

土地租赁合同最长期限是20年。土地租赁合同属于租赁合同,所以其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不过在期限届满之后,可以续订租赁合同,续租该土地。在国家规定中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租赁期限届满,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但是,约定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不得超过二十年。

签订赁土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上文已给予了明确的回答,对于租赁合同一定要双方协商好,而且签订合同的内容也需要表达出双方的真实意思,同时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这样才能确保租赁可以维护到自己的利益不受损。阅读了本篇文章,如果您的问题仍未得到解答,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在线咨询律师。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0: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