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诈骗罪是如何判刑法的?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 一、合同诈骗罪是如何判刑法的 新刑法合同诈骗罪的判刑规则: 1、犯合同诈骗罪的,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2、犯罪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的,判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应判处10年以上有期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二、合同诈骗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这种情况如今非常普遍,当事人往往借助别人的名义骗取对方签订合同,或者干脆就虚构了一个完全不存在的单位,与受骗人签订履行合同,导致合同对价无法兑现,使受骗人蒙受损失。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票据是指汇票、本票、支票、信用证、银行存单等金融票据。而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一般是指虚假的造假的动产或不动产证明。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方法,诈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在与合同当事人签订合同时,要考察对方是否有实际履行合同,一般应对其主体资格、资信状况、经营能力、经营状况等综合情况作出判断,最大限度来保证不被骗,这需要合同当事人认真审查。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 这种情况在现实中也很常见,这也提醒人们要注意交易的安全,避免此种情形的出现。 5、以其他方法骗取当事人财物。 这是除了上述四种情况之外,生活实践中存在的其他合同诈骗情形。比如说签订了虚假的合同,并以此来骗取所谓的中介费或者好处费等等,这都属于以其他方式骗取当事人的财物的体现。 三、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样的 从本质上看,合同诈骗罪也是一种具体的诈骗犯罪,其与诈骗罪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侵犯的客体不同。 诈骗罪只侵犯财产所有权,是单一客体,而本罪既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同时又侵犯合同行为管理制度。 2、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不尽相同。 诈骗罪可以表现为虚构任何事实或隐瞒真相,以骗取财物;本罪只是在经济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因而欺诈手段有特定范围的特殊性。 3、犯罪主体不尽相同。 诈骗罪限于自然人主体;本罪主体包括单位,且是任何单位。 4、本罪与诈骗罪属于法条竞合,应当遵循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 合同诈骗中的合同,主要指经济合同,不能认为凡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都构成合同诈骗罪。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其标准应当是合同诈骗罪侵害的客体性质并结合立法目的加以界定。合同必须存在于合同诈骗罪所保护的客体范围之内,能够体现一定的市场秩序。 合同诈骗罪是如何判刑法的上文中已给予了明确的回答,合同诈骗罪是属于数额犯,只要诈骗数额较大就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构成犯罪轻者会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重者是可以按无期徒刑来判决的。阅读了本篇文章,如果您的问题仍未得到解答,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在线咨询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