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法工伤的认定与赔偿 |
分类 | 工伤赔偿-工伤赔偿标准 |
解答 |
一、劳动法工伤的认定与赔偿 1.职业病法定确认流程: 根据相关法规,企业单位或者劳动者个人、亲属等有义务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职业病的确认申请。 2.职业病鉴定流程: 在完成职业病确认申请程序以后,需等待医疗阶段结束或者达到医疗期结束的条件后,再向有关部门提交职业病鉴定申请。 3.关于赔偿的协商程序: 若企业具有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的义务,则可以直接由国家级的工伤保险机构依据相应的准则和规定来发放职工的工伤保险福利待遇。而如果该企业未能为职工提供工伤保险,那么就需要与用人单位进行充分沟通并协商出一个合理合适的解决方案。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劳动法工伤期间工资发放标准是什么 工伤期间工资发放标准按照平时的工资水平执行,因为《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劳动法工伤的认定与赔偿”,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