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抚恤金发放顺序是什么 |
分类 | 损害赔偿-人身侵权 |
解答 |
一、抚恤金发放顺序是什么 关于抚恤金的领取次序及内容: 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父母、配偶、子女以及依赖于被抚恤者生活的未成年弟妹及抚养人均享有优先领取权。 具体而言,有如下五个步骤: 首先,如果父母或者抚养人尚健在且与抚恤者存在婚姻关系,则父母或抚养人与配偶各自获得抚恤金的一半份额; 其次,若抚恤者并无配偶,那么抚恤金将全数发放给父母(或抚养人); 再次,若抚恤者既无父母或抚养人,也没有配偶,那么抚恤金将全数发放给子女; 最后,若抚恤者既无父母或抚养人,又无配偶和子女,那么抚恤金将全数发放给尚未年满十八岁的弟妹。 《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二、抚恤金发放标准是怎样的 抚恤金发放标准是: 1、烈士发放标准是本人生前8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 2、因公牺牲的发放标准是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 3、其他标准。 抚恤金国家通过发放金钱向优抚对象提供生活保障的优抚形式,包括伤残抚恤和死亡抚恤两种。 伤残抚恤是以特定伤残人士为优抚对象的抚恤形式,抚恤对象包括现役军人和退出现役的军人。伤残人员经评定和审核批准以后,发给伤残证件,享受伤残抚恤待遇。残疾军人的抚恤金标准应当参照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确定。残疾抚恤金的标准以及一级至十级残疾军人享受残疾抚恤金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 死亡抚恤是指国家对军人遗属发给一定数额的费用,给予生活帮助的制度。 死亡抚恤待遇: 1、一次性抚恤金,一次性抚恤金是国家按规定一次性发给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遗属的抚恤金。现役军人死亡,根据其死亡性质和死亡时的月工资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标准是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倍加本人四十个月的工资,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二倍加本人四十个月的工资。月工资或者津贴低于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的,按照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计算。获得荣誉称号、立功或者生前作出特殊贡献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其遗属在享受一次性抚恤金的基础上,还可以享受按一定比例增发的一次性抚恤金或者一次性特别抚恤金。 2、定期抚恤金,定期抚恤金是国家对符合条件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按照一定标准定期发给的抚恤金。定期抚恤金的标准应当参照全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确定。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 第四条领取抚恤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抚恤金待遇: (一)年满18周岁且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就业或参军的; (三)工亡职工配偶再婚的; (四)被他人或组织收养的;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抚恤金发放顺序是什么”,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