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假释的考验期限怎么确定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解答

一、假释的考验期限怎么确定

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上;

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刑法》第八十三条

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二、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如何确定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假释的考验期为原判刑罚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即宣告假释时原判刑罚的剩余时期。

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对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假释,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的起始时间,应当从判决之日起计算,判决之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刑法》第八十三条

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

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三、假释期间的限制有什么

在假释后七天内,假释人员需要到居住地司法所报道,并且按照限定期限到司法所办理接受矫正手续,定期向司法所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假释人员属于社区矫正对象,身份还属于服刑人员,因此在接受矫正期间,假释人员禁止出境。

外出时必须经过当地司法行政管理机关,或公安机关审批才可以出行,而且要按时返回,在返回后第二天报告司法所。

《刑法》第八十四条

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在上面的文章内容中,我们已经解答了关于假释的考验期限怎么确定的问题,相信大家已经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了。如果本篇文章还没有完整解答您的问题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以在线为您解答。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0: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