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劳动法规定的法定加班
分类 劳动纠纷-工资福利
解答

一、劳动法规定的法定加班

首先,关于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对于加班时间的具体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自雇主为了满足生产运营所需而与员工代表以及劳动者充分磋商决定后,方可适当延长工作时间,通常情况下每天不得超过一个小时;而基于特殊情况需求,如保障工人身体健康等因素前提下,每日延长工作时间上限可提升至三小时,不过每个月累加总时长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接下来是对于延长工作时间及工资报酬方面的再度阐述:

存在如下情况之一者,应视为对工作时间的弹性调整,不再受到《劳动法》第四十一条限制:

(1)因自然灾害、事故或其它各种原因,直接威胁到劳动者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乃至财产安全,此时需进行紧急处理;

(2)当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公共设施出现问题,从而给生产活动及社会公众利益造成潜在威胁,必须采取及时行动抢修上述设施;

(3)其他由法律、行政法规规范所确定的特定情形。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任何个人及企业都不得违反本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擅自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此外,关于延长工作时间后的工资报酬待遇,应符合如下条件规定:

有如下情况之一者,用人单位须依照以下比例支付大于常工作日工资的工资报酬给劳动者:

(1)如果为工作时间安排的问题请求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必须支付不低于原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作为报酬;

(2)若在休息日后安排劳动者继续工作但无法确保给予同等时间的补休,应当支付不低于原本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用作报酬;

(3)法定节假日期间安排劳动者继续履行职责的,更需发放不低于原来工资的百分之三百做为额外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二、劳动法规定工资发放时间最迟什么时候

具体发工资的日期由单位和劳动者协商。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劳动法规定的法定加班”,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