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民法典未成年个人财产法律依据是什么
分类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解答

一、民法典未成年个人财产法律依据是什么

在法律范畴内,以下几种情况下未满法定成年年龄的公民所拥有的财产应属于其个人财产:

1.收到的合法赠与以及遗赠财产;

2.继承而来的财产;

3.透过使用尚未达到法定成年年龄人士的个人财产进行商业活动或投资活动中所获得的各类收益;

4.参与各类竞技比赛、选拔评比活动后所得的奖金以及奖品或者其他符合法律规定应当归于未满法定成年年龄人士的个人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五条

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

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应当最大程度地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二、民法典未成年遭受侵害诉讼时效如何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为普通时效三年。但是,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的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与一般民事纠纷不同,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民法典未成年个人财产法律依据是什么”,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9: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