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履行期限约定不明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纠纷 |
解答 |
一、合同履行期限约定不明 合同履行期限约定不明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处理: 1、如果合同中的履行期限约定不明确,双方可以另行协议补充,但需要给对方准备时间,是在合同履行原则中诚实信用的体现。 2、如果协议补充不成的,应当根据合同的有关条款和交易习惯来确定。 3、如果仍然无法确定合同履行期限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4、如果合同一方未按照约定的期限履行合同义务,另一方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可能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 在处理合同履行期限约定不明的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合同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尽可能达成双方协商一致的解决方案。如果无法达成共识,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二、劳动合同未约定期限 关于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合同期限、劳动报酬等内容的规定,属于倡导性条款,缺少前述内容的,可以依照集体合同、同工同酬、国家规定等补充确定,不影响劳动合同的成立;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 因此劳动合同期限等内容的缺失通常不影响劳动合同的成立。用人单位虽未规范地与劳动者订立合同,但不属于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无须承担二倍工资责任。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三、合同履行期限能否变更 合同履行期限能变更,但是需要合同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的,才可以变更。合同履行期限变更的条件:具有合同履行变更的客观事实;合同履行变更发生在合同成立生效以后,履行终止以前;合同履行变更非当事人所能预见;合同履行变更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因合同履行变更而使原合同的履行显失公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四 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第五百三十三条 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下,如果对合同履行期限约定不明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