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立案后的流程是怎样的 |
分类 | 诉讼仲裁-受理范围 |
解答 |
一、法院立案后的流程是怎样的 立案受理之后的首要步骤便是进入庭前准备阶段。 首先,必须由法院向被告送达诉状副本,以便被告有充足的时间在收到副本之日起的十五天内提交答辩状。在收到被告答辩状之后五日之内,人民法院还需将答辩状副本转交原告阅览,然后法院便可着手确立合议庭的具体组成成员。名单一经确定,立即须在三日内通告双方当事人。 最后,法院会尽职尽责地在预定开庭日期的三个工作日之前,向所有当事人以及其他相关诉讼参与者发出参加诉讼的邀请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送达起诉状和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 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 二、法院立案后会通知被告吗 在法院接受并确认起诉书后,即将启动审判程序之前,法院必须先行告知被告该案件已经立案。而在向被告传送通知之后,法院方能将此案通知原告。 换言之,法院对于被告的联系通常是通过电话进行的,如若电话未能取得联系,则需要采取更严谨的送达手段,包括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任送达以及邮寄送达等方式。然而,在所有这些尝试均无法成功传达案件相关材料时,法院应采用公告送达来完成这一流程。具体地说,公告送达即通过媒体刊发公告的形式,以期达到送达传票的目的。自公告发布之日起,满60日后便视作已对被告完成了送达工作。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案件的审理周期有明确的时间限制,传票需要在这个周期内及时发放。在普通程度案件中,这个时间为6个月;而在简单性质的案件中,审理周期为3个月。因此,任何一起案件都不得超过上述审理周期的上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在递交起诉书并获得审判机关的批准立案之后,首要任务便是进行本案的庭前准备工作。在此过程中,法院会按照程序向被告发送正式的诉状副本以确保其知晓案件事实与争议焦点,而被告则享有15天的答辩期限以便进行充分准备。答辩期结束后的第5日起,法院将负责将被告提交的答辩状转发给原告,以便原告能够了解被告的立场和观点。在完成上述步骤后,法院将在3日内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并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在开庭审理之前的最后三个工作日内,法院将会向所有的当事人以及相关的参与者发出正式的诉讼邀请函,以确保各方都能按时参加庭审活动。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