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仲裁赔偿标准是多少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仲裁 |
解答 |
一、劳动仲裁赔偿标准是多少 关于劳动仲裁赔偿额的明确规定指出,经济补偿应遵循按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实际工作时间准则,每满一年便可获得一个月固定工资作为补偿的准则;若累积达到六个月以上一年却不满一整年的情况下,则可视为一年进行计算; 至于无法满足此条件且经历时间未达六个月者,他们将得到半个月的固定工资作为经济补偿。当劳动者的月固定工资远超过用人单位所在地直接管辖市、设立县级行政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其所在地区的上一年度所有员工月平均工资水平的三倍时,对于这类特殊员工,我们会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水平的三倍给予其经济补偿,且补偿金额的累积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在此,我们所提及的月工资,特指劳动者在与雇主签订的劳动合同被解除或终止之前的连续一百二十个月内的平均收入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劳动仲裁赔偿怎么计算 经过劳动仲裁程序作出的赔偿考虑因素主要为以下几点:如用人单位由于违法行为而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话,调解庭将会法院判决该用人单位需要按照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两倍付给劳动者作为赔偿额度;也就是劳动者在单位的每一个服务年限达到一周年,就必须向其支付两个月的薪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关于劳动仲裁赔偿额度的通用准则劳动仲裁中的赔偿规定明确指出,经济补偿应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实际工作年限来计算,具体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若劳动者在职时间达六个月但未满一年,则按照一年来计算;而对于在职时间不足六个月的劳动者,则需支付半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当劳动者的月工资超出所在地区平均工资的三倍时,其经济补偿金将按照三倍的标准进行支付,但最高不得超过十二年。这里所提到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前十二个月内的平均工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