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强制执行后执行的钱怎么给申请人
分类 诉讼仲裁-判决执行
解答

一、强制执行后执行的钱怎么给申请人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强制执行可通过私人途径或通过人民法院向申请人进行付款,如欲实施强制执行,需向法院递交强制执行申请书。针对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及裁定,当事人均应严格履行。若其中任何一方拒绝履行,另一方当事方可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同时法院亦有权将此事项交由执行人员负责。另外,对于调解书及其他根据法律规定须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执行人同样负有履行义务。如一方擅自拒绝履行,对方当事人便有权向所在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申请强制执行时,法院将会收取一定费用,且此项费用应由提交强制申请一方承担。当执行金额或价额不超过1万元人民币时,每宗案件需缴纳50元手续费;但若金额超出1万元以上,但未达50万元人民币,需按照1.5%比例进行收费;若金额达到或超过50万元人民币,则需按1.5%比例,再乘以50万计算并缴纳相应税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九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五十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二、强制执行后欠钱不还坐牢吗

当历经强制执行后,若借款人未能偿还所拖欠之债务,通常情况下不会触发刑事责任。因为这种行为主要是涉及到民间经济纠纷,并不直接触犯刑事法律规定。

然而,如果被执行人明明具备还款能力却有意拒绝履行法院所做出的民事裁判或者裁定,或者在法院实施强制执行措施时公然采取暴力抵抗手段,那么就有可能进一步升级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从而面临刑事处罚风险。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强制执行后借款人未能如期偿还债务,法院将会采取查封、冻结、拍卖其财产等多种方式来确保判决得以执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必然会导致刑事责任的产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经过强制执行的法定程序之后,相关款项的支付可以通过个人渠道或者直接通过法院来进行。因此,作为民事案件的当事人,我们应该严格遵守已经生效的法律判决与裁定,如若有任何一方拒绝履行,则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强制执行。在此过程中,法院将会指派专门的执行人员负责处理相关事宜。同样地,对于调解书等其他法律文书,如果有任何一方拒绝履行,也可以依法申请强制执行。然而,在提出申请的同时,申请人需要按照规定缴纳一定的费用,具体标准如下:对于每起案件,如果涉及到的金额在1万元人民币以内,则需缴纳50元人民币;如果涉及到的金额在1万元至50万元之间,则需按照1.5%的比例收取费用;而当涉及到的金额超过50万元时,则需按照1.5%的比例乘以50万元来计算所需缴纳的费用。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