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后财产纠纷的诉讼时效期是多久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一、离婚后财产纠纷的诉讼时效期是多久 关于离婚后财产纠纷方面的相关法律规定如下所述: 首先,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之规定,离婚后财产纠纷案件的法定审理期限为三年; 其次,如果男女双方在达成离婚协议并办理完离婚手续之后,就原本约定的财产分割事宜表示后悔,欲通过启动诉讼程序来变更或撤销原先的财产分割协议,那么其必须在离婚协议签订完毕且已经进入离婚登记环节之后,才能依法提出申请; 最后,若离婚后发现有任何一方存在隐匿、转移、变卖、损毁婚姻财产的非法事实,另一方可随时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再分配。 而此类诉讼的时效起点应该从权力受侵害的主体认知到自身权益遭受损害的那一刻开始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离婚后财产继承顺序及分配是怎样的 在离婚之后,死者遗留下来的遗产应当由其法定继承人继承,此过程中需首先对夫妻双方的共有财产进行合理划分。在此基础上,属于被继承人的那一部分财产以及他个人所拥有的私有财产,都应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自动归属为被继承人的遗产范畴。当遗产分配事宜正式启动之后,便会依照法定顺序依次进行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在我国的《民法典》中,关于离婚后的财产纠纷问题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法定的审理期限为三年。若在离婚协议签订之后又产生了后悔之情,需要在登记手续办理完毕之后提出变更请求,并且仅能以离婚后出现的隐匿财产等不当行为作为诉讼理由,诉讼时效则从权益受到损害之日开始计算。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