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职业打假人获得赔偿后不撤诉怎么办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争议 |
解答 |
一、职业打假人获得赔偿后不撤诉怎么办 针对遭遇职业打假人士的投诉时,我们可采取不同方式予以妥善解决: 首先,积极与涉事经营者展开诚挚的协商以寻求双方满意的和解方案; 其次,有权寻求消费者协会的协助,请其出面调解纠纷事宜; 再次,还可以向相关行政部门进行申诉,请求公正裁决; 最后,若以上途径均无法解决问题,则可选择提交至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然而,劳动仲裁机构受理案件时,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必要条件: 首先,申诉人必须与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存在直接的利益关联性; 其次,申请仲裁的争议必须为劳动争议,如若涉及民事、经济纠纷,或是劳动保障行政纠纷等非劳动争议范畴,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 再者,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必须属于仲裁委员会的法定受案范围之内; 此外,必须向具有仲裁权限的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同时,申请人应提供明确的被申请人信息、具体的仲裁请求以及充分的事实依据; 最后,除非遇到不可抗力因素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申请仲裁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并且,申请书及其相关材料必须准备齐全且符合相应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六条 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者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 仲裁协议应当具有下列内容: (一)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项; (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仲裁协议; (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此条第1项规定,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便是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 二、职业打假人会被判刑吗 职业打假行为若涉及违法行为,乃源于此类行为往往旨在获取经济利益,有意设置购买存在质量问题之商品或接受存在瑕疵之服务,进而向相关经营者索取理赔。倘若在这一过程中对商家实施威胁、恐吓等手段,尤其是试图以此谋求超过法定标准的高额索赔或者反复进行类似行为的话,便可能被定性为敲诈勒索罪行,而成为一种触犯法律法规的不法行为。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面临职业打假者的不实投诉时,我们意识到有必要以积极的姿态去协商解决问题,或者寻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以及向相关的行政部门提出申诉,甚至可以提交仲裁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劳动仲裁机构仅会处理符合特定条件的劳动争议案件,例如必须存在直接的利益关系、争议事项属于劳动争议的范畴、且符合法定的受案范围等等。在申请仲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提供明确的被申请人信息、具体的诉讼请求以及事实依据,并且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所有必需的文件资料。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