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支付经济赔偿金的情形有哪些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关系 |
解答 |
一、支付经济赔偿金的情形有哪些 在下列情况中,员工将有资格获得经济补偿金: 首先,若员工因雇主实施了非法行为而决定离职; 其次,若雇主要求终止劳动合同,并获得了员工的同意; 最后,若雇主在未经法律授权的情况下,非法解除了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等。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要求有哪些 关于支付经济补偿金事宜,具体规定如下: 倘若用人单位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向员工提供恰当的工作环境及时间安排,此种情况下,贵方有权根据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关系,同时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签订合同时,用人单位未能按照约定及时足额发放工资,那么贵方同样有权力要求与用人单位解除合同,并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此外,若用人单位没有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为贵方缴纳社保费用,那么贵方也有充分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请求用人单位给予经济补偿。 而当公司内部规章制度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直接损害到贵方的合法权益时,贵方也有权选择解约,同样可以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 另外,若用人单位采用胁迫、欺诈或乘人之危等手段,强迫贵方订立违背其真实意愿的劳动合同,使得该合同无效,贵方仍可选择解除劳动合同,并请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 最后,倘若用人单位免除了自身法定义务、排除了贵方部分合法权利,导致劳动合同无效,贵方仍然有权据此解除劳动合同,并索求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支付经济赔偿金的情形有哪些”,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