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受害人谅解是不起诉的条件之一吗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解答

一、受害人谅解是不起诉的条件之一吗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条款,联系到每一项犯罪行为所对应的罪名以及具体犯罪情节的复杂性,同时还要关注到犯罪主体的特殊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判断。在通常情况下,获得受害人的谅解是必要的条件之一,然而并非所有涉及此类案件的情况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例如,对于那些性质较为轻微的刑事案件,若能得到当事人的谅解,那么检察机关可能会选择不予提起公诉;而对于那些案情较为严重的案件,即使当事人给予了谅解,也只能将其视为减轻刑罚的一个参考因素,检察机关仍需依法提起诉讼。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九条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二、受害人谅解能轻判多少,法律怎样规定

关于受害者的谅解对量刑标准的影响,该法案明确指出,可在减轻基准刑的20%-50%之间进行适当调整。

此外,对于过失犯罪的情况,适度增加从宽的范围也是法律所允许的。

根据《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第13条的相关规定,针对被告人事先积极作出赔偿、补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行为,应结合其犯罪性质、赔偿金额及被害方对此的接受程度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考量,从而确定从宽的具体幅度。

若被告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所有经济损失且得到了被害人及其亲属的谅解,则可在基准刑的基础上减少20%-50%的刑罚;

如果被告全额赔偿了被害人的经济损失,那么他的基准刑将有可能减少至20%以下。

而对于只赔偿部分经济损失的被告,其从宽幅度也会相应地有所降低。

当被告的赔偿金额超出被害人实际经济损失时,其从宽幅度还可以适当予以提高。

对于过失犯罪的情况,法律同样允许适当增加从宽的范围。

《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

13、对于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应当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以及被害方的接受程度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

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被害人及其亲属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50%;

赔偿被害人全部经济损失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赔偿部分经济损失的,可以相应减少从宽幅度。

赔偿数额超过被害人经济损失的,可以适当增加从宽幅度。

过失犯罪的,可以适当增加从宽幅度。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受害人谅解是不起诉的条件之一吗”,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2: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