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夫妻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该如何处理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一、夫妻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该如何处理 倘若婚姻伴侣中的一方自愿忽视并拒绝对无法独立进行体力劳动的那一方提供照顾,那么受损权益的一方可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首先,(受损权益者)应该尝试寻求相关部门的帮助和协助来解决此纠纷,这有助于将可能出现的矛盾和纷争化解于初期阶段。 仅旦夫妻之间因为对抚养义务的履行产生了分歧或争议,需要得到扶养的一方有权向辖区内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 其次,(受损权益者)也可以选择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诉讼,以追索应得的抚养费用。 这种方式能够运用严格的民事诉讼程序,强制那些应尽抚养义务的配偶一方坚决完成抚养的责任。 这是受到损害权益一方采取的司法途径,旨在用公正的审判维护其合法权益。 人民法院,作为这个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机构,会在开始时对这类案件进行调解。 若调解失败,法院将依据实际情况判定责任人需继续履行赡养义务。 必要的时候,法院会考虑申请人的申请,批准先期执行。 人民法院对于扶养纠纷所做出的调解协议以及最终判决都具备强大的强制执行力。 如果责任方对扶养老婆/老公的义务不尊重或逃避,情节极其恶劣并且导致被扶养老婆/老公生活陷入困境,严重到足以构成遗弃罪,那么这个方式不仅仅能让非过错方获得应当得到的经济赔偿,而且还是法律规定的处罚方式。 这意味着,如果构成遗弃罪,则责任人不仅要在承担刑事责任时不能免除其尚未结束的扶养义务。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九条 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需要扶养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 二、夫妻一方不能自理能离婚吗 在面临一项夫妻中的一方无法自理的情况下,当事人有权决定离婚事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既可以选择通过法律诉讼来实现离婚,也能考虑采用协议离婚的途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若选择采用协议离婚,必须确保双方均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而若是其中某一方并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那么就不得不采取诉讼离婚这唯一可行的手段了。若存在一方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自理的情况,且在离婚过程中该人士的基本生活条件受到影响,有经济能力的一方则应承担起相对应的援助义务。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条 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有负担能力的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在婚姻关系中,如果身体条件相对薄弱的一方遭受了忽视甚至拒绝承担扶养义务,那么受侵害者可以考虑向相应的部门进行求助并以此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些机构包括人们调解委员会以及人民法院等。通过调解或者民事诉讼的方式,可以提起追索抚养费用的诉讼,进而采用法律手段去强制那些未能履行义务的人承担起应尽的责任。要是在法院调解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将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裁决和执行。若情节严重达到违法地步,例如遗弃罪等,不仅将面临经济赔偿,而且需要持续地履行扶养义务,同时还有可能追究其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