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诈骗罪怎么办理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合同诈骗罪怎么办理 合同诈骗罪,是一种严重侵犯他人财产权益的犯罪行为,其主要特征在于,犯罪嫌疑人通过在签订或履行合同过程中的欺骗行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获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 在处理此类案件时,通常需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受害者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能够证明犯罪事实存在的相关证据材料,例如合同文件、支付凭证以及通讯记录等; 其次,公安机关将会对此类案件进行立案侦查,通过各种合法途径收集证据,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询问证人、现场勘查、调取书证物证等环节; 随后,当侦查工作结束之后,公安机关会将案件移交至检察机关进行审查起诉,在此期间,检察机关将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正式提出公诉; 若检察机关决定提起公诉,则案件将进入到法院审判阶段,由法官依据相关证据及法律法规进行审理,并最终做出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合同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合同签订或履行中的欺骗手段侵害他人财产,需达到一定金额。 处理流程:受害者速报公安并提供证据,如合同、支付凭证等;公安立案侦查,收集证据;后移交检察院审查起诉,决定是否公诉;若起诉,案件进入法院审判,法官依法裁决。 二、合同诈骗罪这个罪名是否存在 在法律体系中,存在着一种名为“合同诈骗罪”的严重犯罪行为。 该项罪行的主要特征在于行为人以非法获得他人财产权益为根本目的,通过制作虚假事实或者故意掩盖真实情况等欺诈手法,诱使另一方当事人签订、履行合同,从而达到获取对方巨额财产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本罪的实施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法人组织,不会因为身份差异而有所区别。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三、合同诈骗罪辽宁立案标准是什么 在我国辽宁省的法律体系下,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通常为以下三种情形:首先,对于个人犯罪而言,若其以欺骗手段获取他人财产价值超过人民币二万元,则认定为“数额较大”;其次,如若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人民币二十万元及以上,则可视为“数额巨大”;而当犯罪嫌疑人诈骗金额超过人民币一百万元时,便被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此外,对于单位犯罪而言,若单位的直接负责人或其他直接责任人以单位名义进行诈骗活动,且诈骗所得全部归属单位所有,那么诈骗金额在人民币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之间的,应依法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具体的立案标准可能会因事例的特殊性以及当地司法实践的实际操作而有所变动。因此,若您面临相关问题,我们强烈建议您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与指导。 合同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合同签订或履行中的欺骗手段侵害他人财产,需达到一定金额。 处理流程:受害者速报公安并提供证据,如合同、支付凭证等;公安立案侦查,收集证据;后移交检察院审查起诉,决定是否公诉;若起诉,案件进入法院审判,法官依法裁决。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