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资薪金所得税怎么算 |
分类 | 劳动纠纷-工资福利 |
解答 |
一、工资薪金所得税怎么算 工资薪金所得税计算公式是: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50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就是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那部分收入金额,由工资收入减去五险一金,再减去个税起征点的余额。对于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我国实行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主要依据应纳税所得额的多少来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有专门的统一的表可查询。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四条工资支付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第五条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二、工资薪金所得税包括年终加薪吗 自然是涵盖了的。在个人所得税的规定中,“所得工资”不仅包括了通常意义上的工资基准待遇,同时还囊括了薪酬范畴内的奖金分配、年终双薪的额外奖励、工作表现优秀所获得的劳动分红、不定期的津贴和补贴,以及所有涉及到职业岗位或劳务合同的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来源,显然包括了奖金和津贴在内。更详细地说,工资、薪金所得,是指因个人担负某项职务或被雇佣于某机构,从而从前者那里获取的工资、薪资、奖金、年终双薪的额外奖励、劳动分红、不定期的津贴和补贴,以及所有涉及到职业岗位或劳务合同的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来源。换句话说,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收益,只要其与职或受雇关系相关联,不论其源于何种资金支出途径,无论是以货币、物资或是有价证券等方式进行支付,均应属于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纳税对象范畴之列。 《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个人薪资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如下:即应缴纳税款所得数额等同于个人薪资收入减除法定的五项保险以及公积金支出之后,再减去起征额度(即5000元人民币),接着计算出的结果即为应缴纳税款数额,该数值将通过应缴纳税款所得数额乘以相应的税率,最后再减去速算扣除数来得出。其中,应缴纳税款所得数额,即是指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那部分收入金额,它是由个人薪资收入减去法定的五项保险以及公积金支出,再减去起征额度后所得到的余额。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