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电动车饮酒驾驶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
分类 | 交通事故-醉驾 |
解答 |
一、电动车饮酒驾驶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电动汽车因饮酒驾驶而受到的惩罚规定为交通管理机构将依法做出决定,给予驾驶员一千元至两千元人民币不等的罚款处罚,同时还将对其暂扣六个月的机动车辆驾驶证。 值得注意的是,如若电动汽车能够被认定为机动车范畴的话,那么驾驶员将会面临更进一步的严厉惩罚,即受到行政拘留。 然而,如果电动汽车未能成功被评定为机动车的话,那么驾驶员所能承受的唯一惩罚仅限于缴纳罚款而已。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电动车饮酒与机动车辆相撞责任如何界定 在发生电动自行车醉驾导致车辆碰撞事件中,倘若电动自行车驾驶员需要为本次事故担责,其通常须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而机动车驾驶员则可能只承担次要责任。换言之,若双方均有过错存在,则机动车驾驶员可能需承担主要责任。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述仅供参考,具体的责任划分应依据权威机构出具的事故认定书为准。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于涉及酒后驾驶电动汽车的行径,其具体惩处措施应由当地交通管理部门依法裁定。在大多数情况下,当事人将会被处以一千到两千元不等的罚款,并且还会被暂时没收驾驶执照六个月。若经鉴定,涉案车辆实际上属于机动车范畴,那么驾驶员甚至有可能遭受行政拘留等更为严厉的处罚。反之,如果车辆最终未被判定为机动车类型,则仅需执行罚款处罚即可。这一严格的制度设计旨在最大程度上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防范因酒后驾车而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危害。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