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无效合同是否可以按照无合同处理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一、无效合同是否可以按照无合同处理 无效合同是指不符合法律规定,不受法律保护,所订立的条款,对当事人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 而无合同表示没有签订合同,不存在法律保护的说法,有没有因为签订无效合同的赔偿责任。 因此,无效合同不能按照无合同处理。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无效合同是否违背法律规定 所谓的无效合同即是指尽管其形式上已经完成订立的过程,然而由于极度缺失必要的有效要素,因此法律层面并不按照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共识给予其法律所承认的有效性。 同时,倘若一方以欺骗、威胁等不当方式签订合同,直接损害了国家的核心利益; 又或是存在恶意串谋,试图从中牟取私利而损害了国家、集体或其他第三者的合法权益; 以及以看似合法的手段掩盖实际上的非法目的行为; 再有就是故意损坏了整个社会公众的利益; 最后一种情况则是破坏了法律、行政法规等明确强制规定的原则和标准。 因此,违法性质是作为无效合同的一项必然且法定性的特征,无法避免。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无效合同是指不符合法律规定,不受法律保护,所订立的条款,对当事人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 而无合同表示没有签订合同,不存在法律保护的说法,有没有因为签订无效合同的赔偿责任。 因此,无效合同不能按照无合同处理。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