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律规定彩礼是多少呢 |
分类 | 婚姻家庭-彩礼 |
解答 |
一、法律规定彩礼是多少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未明确规定彩礼金额上限,实践中彩礼的数量通常是由两个家庭相互协商确定的。若男女双方在尚未进行结婚登记的情况下同居至第二年及以上,其中的任一方如要求另一方退还彩礼,那么退还的金额一般应不会超过原彩礼总金额的30%;如果双方仅同居了一年以内且超过三个月,则退还的金额一般不应超过原彩礼总金额的50%;倘若双方仅同居了不到三个月,那么退还的金额一般不应超过原彩礼总金额的70%。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一条 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 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二、法律规定彩礼是女方的个人财产吗 关于彩礼,其财产性质并不总是归为女方个人所有。实际上,彩礼的具体归属权可以依据以下三点进行分类: 首先,当男方或男方父母在双方正式登记结婚之前,将彩礼交付予女方时,这笔钱就应被认定为女方的个人财产; 其次,倘若男方或男方家长在正式婚姻宣告前,把彩礼献给了女方的父母,那么这笔资金理所应当地成为女方父母的私有财产; 最后,一旦男方或者男方家长在男女双方已经获得法律认可的婚姻关系之后,仍向女方赠送彩礼,那么这笔资金便会自然而然地转变为属于男女双方的共有财产。 值得注意的是,在婚姻合法性得到确认的节点上,也就是领取结婚证书的那一刻起,任何有关彩礼的支付和接收状况,都应该以此作为判决参考的基准。换句话说,无论是在领取结婚证之前还是之后展开的有关彩礼是否赠与,或者是否需要偿还的争议,在此基础上都可以有所依据。因此,在决定是否开展该议题之前,男方或男方父母都应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未明确规定彩礼金额上限,实践中彩礼的数量通常是由两个家庭相互协商确定的。若男女双方在尚未进行结婚登记的情况下同居至第二年及以上,其中的任一方如要求另一方退还彩礼,那么退还的金额一般应不会超过原彩礼总金额的30%;如果双方仅同居了一年以内且超过三个月,则退还的金额一般不应超过原彩礼总金额的50%;倘若双方仅同居了不到三个月,那么退还的金额一般不应超过原彩礼总金额的70%。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