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一审判决生效日期 |
分类 | 诉讼仲裁-判决执行 |
解答 |
一、一审判决生效日期 一审判决生效日期:上诉期过了之后,即判决的15天以后生效。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一审判决生效时间怎么算 根据我国司法实践的规定,我们实行的是二审终审制。在诉讼程序中,一审与二审的判决结果生效时间各自具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来介绍一下关于民事案件一审判决书的情况,众所周知,上诉期限为十五天,这意味着一旦这个期限过去,即判决书公布后的第十六天起,一审判决便开始正式生效并强制执行。接下来再看看行政案件的一审判决书,对于这种类型,一般来说,当事人在收到判决书后的十五日内如若不提出上诉,那么该份判决便会自动生效。而对于刑事案件而言,针对普通程序审理的判决书,同样也是在您收到判决书后的十日内如果不上诉,则自动生效。 值得强调的是,二审终审制的含义表明二审将作为最终审判。也就是说,民事、行政和刑事方面的二审判决一经送达便立即生效。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关于一审判决生效时限的相关规定如下:当法定上诉期限届满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判决发表后15日以后,该项判决便正式生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的第一百六十四条规约,当有当事人对于地方基层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判决持有异议时,有权在判决书送达到其手中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上级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申请。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