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判定合同无效后的赔偿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一、判定合同无效后的赔偿 当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如果由于一方或者双方的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失时,还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因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一方当事人因此受到损失,另一方当事人对此有过错时,应赔偿受害人的损失,这种赔偿责任是基于缔约过失责任而发生的。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判定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依据我国现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之第一编第六章之相关条文规定,无效合同的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首先,由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士签订的合同,视为无效。 其次,双方在订立合同时表现出不当虚假意图的情况下,该合同亦应被视作无效。 再者,有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对于其效力性及强制性的相关规定之行为的合同,也将被判定为无效。 此外,背离社会公共秩序且不符合善良风俗标准的合同,同样属于无效合同范畴。 最后,当合同签约方达成恶意串通从而损害到第三方利益时,此类合同也无法获得法律承认而成为有效合同。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在合同被证实为无效之后,若因为一方或双方的错误行为导致对方向其蒙受了损失,那么他们仍需承担起相应的损害赔偿义务。同样地,倘若合同因无效性或可撤销性引起,导致某一方当事人遭受了经济上的损失,并且该损失又是由另一方当事人所引发的,那么后者就应对前者进行补偿,这一赔偿责任主要源于缔约过失责任的存在。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