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事故划分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责任 |
解答 |
一、交通事故划分 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依据主要如下: 1、当事人有无违章行为; 2、违章行为与事故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3、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有多大。 如果有违章行为,且行为与事故之间有因果关系,这时就应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大小来估定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第三十条 事故调查组根据事故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判定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 事故调查组根据当事人行为与特种设备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在特种设备事故中的影响程度,认定当事人所负的责任。当事人所负的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 当事人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证据、未及时报告事故等,致使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承担全部责任。 二、交通事故划分7:3责任怎么赔偿 关于交通事故中的责任分配问题,假如判定结果是涉事方各自承担70%和30%的责任,那么我们应严格按照这个比例来平衡双方所受之损害的赔偿金额;双方在支付赔偿时,也应视情况考虑是否存在互相冲消的可能性。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指出,当机动车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等情况发生时,由保险公司在其所拥有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首先我们需要确认当事人是否存在违反交通法规之行为;其次是判断此种违法行为与事故发生之间是否具备必然关联性;最后是分析该违规行为在事故中所起的作用程度如何。若确实存在违规行为,并且其与事故之间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那么便需依据当事人在此次事故中因违规行为所导致的影响程度,对事故责任进行评估和划分。事故责任可划分为全责、主责、同责以及次责四个等级。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