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犯罪未遂如何表达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犯罪未遂如何表达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一切犯罪行为都要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等追究刑事责任;犯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量刑标准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 《刑法》规定,对于一切犯罪行为都要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等追究刑事责任; 犯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量刑标准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 二、犯罪未遂如何认定 所谓犯罪未遂,系指罪犯已经着手实施犯罪行为,然而因犯罪分子自身意志之外的因素未能成功完成整个犯罪过程的犯罪形态。 对于犯罪未遂的认定需符合以下三个要素: 首先,犯罪分子必须已经开始实行刑法分则中特定罪行的基本构成要素行为,即“犯罪分子已着手实行犯罪”。 其次,犯罪并未实现其既定目标,亦即犯罪行为尚未全面满足刑法分则中所规定的所有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此即为“犯罪未得逞”。 最后,犯罪未得逞的原因并非出于犯罪分子自身意愿,而是由无法克服的客观因素导致,这便是“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这些客观因素可能包括受害人的强烈抵抗、第三方的干预阻挠、自然力量的阻碍、物质条件的限制、犯罪分子自身能力的不足以及对事实的误解等等。 《刑法》第二十三条 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依据我国《刑法典》的明确规定,所有违法犯罪行为均需根据其所涉事实真相、罪行性质以及案件情节等因素来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另外,对于尚未完成的犯罪行为(即犯罪未遂),可以参照已完成犯罪行为的相应惩罚标准进行适度减轻或从轻处理。而最终的判罚幅度则将由相关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裁定。所谓犯罪未遂,即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其自身意志之外的原因未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情形。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