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样才算过了追诉期的案件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诉讼 |
解答 |
一、怎样才算过了追诉期的案件 追诉时效,系依据法律的明确规定,对罪犯施以刑事惩罚的最后有效期间。若此期限届满,则罪犯将不必再承受刑事追究之责。关于追诉时效的具体时限主要由犯罪所涉及的法定最高刑来决定。凡犯罪行为经下列时间段后,将不再受到刑事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者,其追诉时效为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但不满十年有期徒刑者,其追诉时效为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者,其追诉时效为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死刑者,其追诉时效为二十年。如若二十年后仍需追诉,则应上报至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核准。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已立案侦查或人民法院已受理案件之后,若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或审判,则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此外,若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却未予立案,亦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追诉时效,即法律规定对罪犯刑事惩罚的有效期限。期满则免追诉。时限由犯罪法定最高刑决定:五年以下刑为五年时效;五年以上不满十年为十年;十年以上为十五年;无期或死刑为二十年。需追诉者需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立案后逃避侦查或审判者、控告未立案者,不受时效限制。 二、怎样才算过失爆炸罪 过失爆炸罪,系指行为人在没有故意或者预谋的情况下,因行为不当或者失误而导致爆炸物意外启动,从而对公众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犯罪行为。 本罪所具备的主要特征包括: (1)犯罪主体在主观意识方面仅仅表现为过失; 也就是说,由于行为人自身疏忽大意,或者对于自身的行为能力过于自信,因而最终导致爆炸事件发生。 (2)犯罪客体为行为人过失地危害到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权益,或者对社会公共财产造成了严重破坏。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三、怎样才算过了追诉期的案件 追诉时效乃依据法律法规之明确规定,于对违法者进行刑事追究过程中的有效期间。如若犯罪已超出追诉时效范围,则将不再施以刑事责任的追究。追诉时效的起算时间是从犯罪行为发生之日开始计算;对于存在连续或持续犯罪行为的情况,其时效的起算点则应自犯罪行为终结之日起算。按照法律规定,法定最高刑期为不超过五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刑罚执行完毕后五年内,不再予以追诉;法定最高刑期为五年以上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刑罚执行完毕后十年内,不再予以追诉;法定最高刑期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刑罚执行完毕后十五年内,不再予以追诉;法定最高刑期为无期徒刑或死刑的犯罪,刑罚执行完毕后二十年内,不再予以追诉。然而,若在二十年后仍认为必须对该犯罪进行追诉的,需上报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核准。但是,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已经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已经受理事例之后,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此外,若被害人在追诉时效内提出控告,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却未予立案的,也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追诉时效,即法律规定对罪犯刑事惩罚的有效期限。期满则免追诉。时限由犯罪法定最高刑决定:五年以下刑为五年时效;五年以上不满十年为十年;十年以上为十五年;无期或死刑为二十年。需追诉者需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立案后逃避侦查或审判者、控告未立案者,不受时效限制。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