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肇事逃逸后多久才不算自首
分类 交通事故-交通肇事
解答

一、肇事逃逸后多久才不算自首

现行相关法律条例中尚未明确定义自首的时效期,同时在逃亡过程中的任何时间内也都有可能选择投案自首。

不难理解,若肇事驾驶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后选择逃离现场,只需在其后任意时刻主动投案,如实地供述事件经过,皆能视为自首行为。

对于那些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发生逃逸,并在之后主动投案,诚实地交代自身罪行的肇事驾驶人员,应当被视为自首行为。

然而,法律却会依据其犯罪情况,依据法定的罪名较重标准作为参考依据,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决定是否给予其宽恕的惩罚,以及宽恕的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刑法所要求的本质并不在于鼓动肇事驾驶人员逃避责任,而恰恰相反,法律鼓励那些曾经逃离现场的肇事人员主动投案。

更确切的说,当交通肇事发生之后,首要的步骤是鼓励肇事人员妥善保护现场,实施紧急救援,至少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

这样做不仅让他们有可能被界定为自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从轻判罚的待遇,这可以说是法律赋予的第一个“机会”。

然而,如果肇事人员对这个的机会置之不理,白白浪费掉它,法律将依然鼓励他们能够自首,尽管以法定的罪名较重标准作为惩罚的参考依据,但是通过自首仍然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从轻判罚的待遇,这也可以看作是法律所赋予的第二个“机会”。

然而,如果肇事人员在第二次错过这个宝贵的机会后,仍然未能主动投案,那么当他被抓捕归案的时候,便无法再获得自首这一法定从轻判罚的保障条件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第一条

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应认定为自动投案,构成自首的,因上述行为同时系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义务,对其是否从宽、从宽幅度要适当从严掌握。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二、肇事逃逸后多久报警不算逃逸

在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如肇事者有逃逸之事实,即可视为行为已构成逃逸,并不能将其与是否已经向警方报案相挂钩。

根据我国目前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如果行为人在引起交通事故之后有逃逸之作为,相关职能部门有权依法对其机动车驾驶资格予以吊销,同时在该事件之后的终身岁月里,也不得再次申请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2:5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