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后财产如何分配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一、离婚后财产如何分配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离婚时分割财产时未能全面考虑所有相关资产,离婚后可能需要再次进行财产分配; 在此种状况下,双方可通过协商确定财产的具体分割方式,若协商无果,可诉诸法律途径寻求解决方案,由法院裁定财产如何合理划分。 倘若离婚后发现有必要重新审视财产分配,主张重新分割财产权益的一方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并请求重新审视财产分配议案,最终由法院根据审判程序对此类争议做出明确的判决。 至于财产分割的基本原则,通常情况下法院将裁决公有财产予以平均分配,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特定的偏颇性和平均化仍需考量众多复杂因素。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婚姻破裂后需要重新审视财产分配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若在离婚案件中,某一方存在着隐匿、转移、变卖、销毁、浪费夫妻共有的财产,甚至虚构夫妻共同债务以图侵吞另一方财产等恶意行为,那么在重新审视财产分配的过程中,法院将会依据事实依据判定存在相应行为的一方相对减少或完全失去其应得的财产份额。 其次,离婚案件中的财产分配环节也可能会出现遗漏情况,这就需要离婚后通过重新裁决来弥补这个缺陷。 最后,在离婚后如有证据证实当初签订的财产分配协议存在法律效力问题或者某一方向财产分配协议提出了重新审查申请,同样需要给予充分的关注从而确保分配的公正与公平。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二、离婚后财产继承顺序及分配是怎样的 在离婚之后,死者遗留下来的遗产应当由其法定继承人继承,此过程中需首先对夫妻双方的共有财产进行合理划分。在此基础上,属于被继承人的那一部分财产以及他个人所拥有的私有财产,都应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自动归属为被继承人的遗产范畴。当遗产分配事宜正式启动之后,便会依照法定顺序依次进行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在离婚过程中,若需要对财产分配做出适当的修整,可以选择通过友好协商或者依法诉讼来实现这一目的。当出现诸如个人隐瞒、财产转移、分配事项遗漏以及不公协议条款等特殊情景时,法院将根据相关事实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作出重新判决。然而,最重要的原则还是保持财产的均衡分配,但是法院也会充分考虑到各种复杂的因素,例如存在恶意行为的一方可能会因此而受到相应的扣减。在婚姻关系破裂之后,如果发现任何上述情况的发生,都有可能引发财产再次分配的需求。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要确保每一位当事人都能够得到公正和平等的待遇。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