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单方签字的知情承诺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一、单方签字的知情承诺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大体而言,此类协议并无实际效用。 若签署合同时仅有一方签字却未获另一方的共同签章,那么该份协议便根本不具备法律效力。 严格来说,建立双方认可的合同至少需要双方的签名与盖章。 在实践中,当事人通常会选择以书面合同书的形式确立合同关系,此时,自合同约定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之时起,这份合同便正式生效了。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 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二、单方签字的合同是否有效 通常,若仅有单方面签署,则此合同的有效性与合法性尚未得到确认。 我们须明确的是,当事人选择合同书这一书面方式订立合同时,只需当所有参与方均签名、加盖公司公章或是按压指纹的环节达成后,合同方可正式生效。 所以,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他们都需要对合同仔细阅读并签署自己的名字、加盖公司专用章,如有需要还可以进行手指印的操作。 然而,若是仅有一方进行相关操作,那么这份合同便难以被视为有效且合理。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一方(无论是否是已完成签名或盖章的那一方)已经实际履行了合同中的主要责任且另一方对此予以接受,那么这份合同在法律意义上是存在而且生效的,尽管接受一方未必也同样地履行了他们所应承担的义务; 但若得不到对方的认可,那这份合同将不在法律保护范畴之内,因而不会产生任何约束力。 说到合同的生效,首先要保证当事人必须拥有与该合同相关的民事行为能力。 作为个人身份参加合同关系的每一方,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所规定的对其本身民事行为能力的要求。 换句话说,作为合同关系的主体,我们必须要求是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至于法人以及非法人组织这类作为合同关系主体的特殊群体,他们的行为能力确实存在差异,虽然同样受到法律承认,但是他们仅仅能够在已获政府审核通过的经营业务范围内开展经济活动,这样才能取得法律效果,同时也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接下来,应当确保的是意思表示真实无瑕疵。 因为在所有类型的民事法律行为中,意思表示真实与否是决定其生效与否的关键因素。 如果合同关系的各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够真实、或是采取了欺诈、恐吓等手段、或是乘人之危、逃避法律责任的做法,甚至是在违反自身真实意愿的情境下做出的行为,都会使合同无法取得法律认可,从而失去其法律效力。 最终,不能违反国家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还要遵循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 合同中约定的事项及目的绝对不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在法律无明文规定时,更不能触犯国家有关规定的禁止性规定。 同时,合同的内容和目的也绝不可有害于他人权益,威胁到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大体而言,此类协议并无实际效用。 若签署合同时仅有一方签字却未获另一方的共同签章,那么该份协议便根本不具备法律效力。 严格来说,建立双方认可的合同至少需要双方的签名与盖章。 在实践中,当事人通常会选择以书面合同书的形式确立合同关系,此时,自合同约定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之时起,这份合同便正式生效了。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