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缓刑期间能否外出有什么限制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在缓刑期间能否外出有什么限制 1.在服缓刑期间,如获得考察机关的批准是可以进行外部活动的。 2.缓刑,乃指对于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人而言,在一段特定时间内受限于一定条件而暂不依法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 若在此期限内遵守相应规定,那么原判刑罚将自动予以解除; 否则,仍需继续履行原判刑罚。 3.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之规定,被宣告缓刑之人应恪守以下诸项规定: (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及行政法规,坚决听从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二)必须按照考察机关的相关要求提供自身活动状况的报告; (三)做到遵守考察机关的会客规章制度; (四)如欲离开所居住的市区、县城或申请迁居至他处,均须得到考察机关的书面批准。 《刑法》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二、在缓刑期间有什么规定 1.须严格遵循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接受相应的监管机构的监督与指导; 2.需依照法律规定定期向负责执行缓刑事务的监督机关汇报个人活动状况; 3.必须无条件遵守考察机关针对会客行为制定的规章制度; 4.在离开所居住之市、县或有迁居计划时,务必事先得到考察机关的审批许可; 5.缓刑的考验期限应自判决公告之日起开始计算,而判决公告之日也标志着生效法律文书的诞生。 在判决公布之前,任何先行拘留的时间都不得作为缓刑考验期的抵扣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 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在缓刑期间,只要获得考察机关的批准,便可以进行一些外部活动。缓刑制度赋予了罪犯在特定时间内暂停执行刑罚的权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法律和监管机构的存在。罪犯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接受监管机构的监督,按时向监管机构汇报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循与访客见面的规定,以及在必要时经过批准才能离开居住地。如果罪犯能够始终如一地遵守这些规定,那么他们所面临的刑罚将会得到解除;否则,他们就需要继续履行原定的刑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的明确规定,这就是缓刑制度的基本运作方式。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