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取保后法院判实刑后什么时候收监
分类 刑事辩护-取保候审
解答

一、取保后法院判实刑后什么时候收监

在经过法庭审理认罪并依据法律规定予以审判之后,若最终裁决成为不可逆转之判决,且被告人本身并无上诉之举,检察机构亦未提出抗辩,或二审判决经由相关程序依法作出后,便可视为判决正式生效。关于罪犯执行收监之具体时间,将完全根据该案件的实际性质以及司法机关的调配和工作计划来决定。若是待判决生效之后,而被告人尚未能妥善履行法律义务出庭受审,有可能面临公安部门采取相应的追捕行动等强制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判决的执行】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未成年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

执行机关应当将罪犯及时收押,并且通知罪犯家属。

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执行期满,应当由执行机关发给释放证明书。

经法庭审理认罪并依法判决,若判决终局且无人上诉、检察机构无异议,或二审判决生效,即视为正式生效。罪犯收监时间依案件性质及司法安排定。判决生效后,被告人未履行出庭义务,或遭公安部门追捕等强制措施。

二、取保后法院是否逮捕

在取保候审之后,通常情况下,法院并不会再度进行逮捕措施。

然而,对于已经掌握充分证据证实其确有犯罪事实,且其行为具有可能适用徒刑以上严重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而言,即便采取取保候审这一保障措施也无法完全消除下述社会危害性之情形的,则必须依法行使逮捕权:

(1)存在可能再次实施犯罪行为的隐患;

(2)具有即时威胁到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乃至社会秩序稳定的现存风险;

(3)极有可能毁灭、篡改关键证据,干扰目击者提供证言或串通各方口径隐瞒真相;

(4)有迹象表明其可能针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开展报复行动;

(5)表现出试图自杀或逃脱司法监管的意图。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三、取保后法院判刑后多久送监狱

取保候审作为一项刑事事例中的强制性措施,其适用并不会直接导致被判定为有罪者在法院判决下达之后立刻被移送至监狱。通常情况下,这类人员需等待判决正式生效后方能启动执行程序。当然,在等候期间我们也应充分关注到被判刑者的健康状况和所判处的刑期这两大关键因素。例如,如果罪犯被判处的是缓刑或管制,则无需将他们送往监狱服刑。关于更详细的安置问题,您可向当地的司法机构进一步咨询相关事宜。

经法庭审理认罪并依法判决,若判决终局且无人上诉、检察机构无异议,或二审判决生效,即视为正式生效。罪犯收监时间依案件性质及司法安排定。判决生效后,被告人未履行出庭义务,或遭公安部门追捕等强制措施。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