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侵占罪判刑后还能赔偿吗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自诉 |
解答 |
一、侵占罪判刑后还能赔偿吗 侵占犯罪被依法审判定罪并受到刑罚后,仍需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尽管判刑具有刑法上的制裁意义,能够有效惩治罪犯的违法行为;而赔偿作为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重点在于弥补施害者给受害方带来的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因此,二者虽有各自的独立性,但在实践操作中却并不存在相互对立或排斥的情况。在侵占罪这一特定类型的案件中,受害方有权向罪犯提出归还其非法占有之物或者就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的请求。即便罪犯已被法院判处刑罚,受害方依然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等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主张应有的赔偿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 【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侵占犯罪定罪受罚后,罪犯仍需赔偿损失。刑罚惩治违法,赔偿弥补损害。两者独立不排斥。在侵占案中,受害方可要求归还财物或赔偿损失,即便罪犯已受刑罚,仍可通过民事诉讼等维护权益,主张赔偿。 二、侵占罪判刑吗 关于涉及侵占罪的犯罪嫌疑人,我国法院必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具体条款给予刑罚制裁。 按照《刑法》之规定,任何人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擅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据为已有并且其金额达到一定标准,且拒绝归还给受害人的,将面临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款的严厉惩罚; 若数额巨大,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将受两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法律制裁,本罪所指向的犯罪对象主要是他人交付给个人保管的财产、遗忘物以及掩埋物。 其中,关于“他人交付给个人保管的财产”在此我需要强调,这是经过他人授权或根据契约或相关规定由他人委托保存、管理的物资。 此外,“他人遗忘物”这一概念,是指当事人由于自身疏忽,原本应当带离现场但因为遗忘未做处理的物品,例如购物时将物品遗忘在柜台上,参观别人家时将物品落在他们家中,坐出租车下车后将贵重物品忘记在车内等等。 请注意,这里提及的“遗忘物”并不等同于遗失物。 后者是当事人遗失的财物,离开原位的时间较长,往往无法确定丢失的时间和地点,拾获者了解情况较为困难。 相反,“遗忘物”往往是当事人刚刚、暂时遗忘的物品,当事人对这件事失去控制的时间较短,多数情况下能立即回忆起遗落的时间和位置,回来寻找,而拾获者通常可以明确知道当事人是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三、侵占罪判刑后会怎么样 关于侵占罪的定罪量刑以及刑罚执行的相关事宜,应得到充分关注与了解。首先,对于主刑部分,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规定,犯侵占罪者,将面临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的严厉惩罚;若涉案金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将被判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须承担相应的罚金责任。在法院作出判决之后,罪犯的人身自由将受到严格限制,必须在指定的刑罚执行场所接受为期一定时间的监禁。在此期间,他们的行为将受到严格的规范和监管。除此之外,刑罚的执行无疑将会对罪犯的个人声誉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这可能会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社交生活等方面带来深远的影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刑罚执行完毕之后,罪犯的犯罪记录仍将被保留,但是如果符合相关条件,那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后,这些犯罪记录便有可能被封存。尽管如此,无论何时何地,侵占罪的定罪量刑记录都有可能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被查询和使用。 侵占犯罪定罪受罚后,罪犯仍需赔偿损失。刑罚惩治违法,赔偿弥补损害。两者独立不排斥。在侵占案中,受害方可要求归还财物或赔偿损失,即便罪犯已受刑罚,仍可通过民事诉讼等维护权益,主张赔偿。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