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集资诈骗罪中间人不知情如何处理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集资诈骗罪中间人不知情如何处理 涉及集资诈骗罪的案子中,中间人并未察觉是否存在诈骗行为,如何进行处理? 倘若行为人确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的此等行为,则无法构成相关法律法规所定义的犯罪行为,亦无需为此类行为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 然而,判断当事人是否确实处于不知情状态,必须综合考虑其他同案犯的证言以及整个诈骗行为本身的实施过程与相关证据,而不能仅仅基于当事人自身的陈述做出主观臆断。关于诈骗罪行的量刑标准,可依据以下规定进行判定:对于於诈骗所得款项价值达人民币3000元至10000元之间、30000元至100000元之间以及500000元以上者,应分别被视为已达到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集资诈骗罪数额认定标准是什么 在实际审判过程中,关于集资诈骗罪的金额认定标准如下: 个人参与此类犯罪,其涉案资金达到人民币十万元及以上者,可被认定属于“数量较大”的范畴; 若资金总额超过人民币三十万元,则可视作已达到了“数量巨大”的程度; 而倘若涉案资金达到或超过人民币一百万元,那就构成了“数量特别巨大”。 至于涉及企业或单位的集资诈骗案件,涉案金额如能超过人民币五十万元,便可定义为“数量较大”; 如果涉案金额高达人民币一百五十万元及其以上,那将被认定为“数量巨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1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三、集资诈骗罪主要是谁判刑 对于集资诈骗罪的判决对象,主要集中在那些实施了此类犯罪行为的个人或团体的直接主管以及其他负有直接责任的工作人员身上。 若自然人实施此类行为,将被判处从三年以上至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时承担罚金的刑事处罚;若集资诈骗金额巨大亦或是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下,则可能面临七年以上甚至无期徒刑的判决,同时还需要缴纳罚金或者接受没收全部财产的附加惩罚。 如果是以团体形式进行集资诈骗,那么该团体将会被判处相应的罚金,并且比照针对自然人犯罪的相关规定,追究其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负有直接责任工作人员的责任。 判断是否构成此类罪行以及量刑轻重程度,关键因素包括犯罪者的主观意图、涉及的犯罪金额、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等等。 涉及集资诈骗罪的案子中,中间人未察觉诈骗行为如何处理 若行为人确实不知情,则不构成犯罪,无需承担法律责任。判断是否知情需综合考虑同案犯证言、诈骗过程及证据,不能仅凭当事人陈述。诈骗罪量刑标准根据诈骗金额确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