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挪用资金罪如何量刑 |
分类 | 刑事辩护-职务侵占辩护 |
解答 |
一、挪用资金罪如何量刑 挪用资金罪量刑的法律标准 涉及到对挪用资金罪的惩罚原则,通常依据以下几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首先,如果被告人的行为表现为金额较大且已经超过了三个月的期限仍未能偿还,或是尽管未达到三个月,但是所涉及的金额庞大并用于商业活动或从事非法行为,那么就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 其次,倘若被告人在行使其职责时利用职务之便,擅自将本单位的财产转移至个人账户或借予他人,而这种行为造成的损失达到了巨大的程度,那么将会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处罚; 最后,假如被告人实施的挪用资金行为情节极其严重,并且造成的经济损失极为巨大,那么就有可能被判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该罪行的犯罪主体主要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 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挪用资金罪立案标准有什么 我在此想向您介绍一下有关“挪用本单位资金罪”的相关法律知识。 此种违法犯罪行为主要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其职务上所具有的便利条件,将本单位的资金挪作他用或借与他人。 当挪用数额较大且逾期未偿还达到了3个月或虽然不足以达到3个月,但是这部分款项被用于盈利性活动或非法活动时,即可视为涉嫌构成了“挪用资金罪”。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若存在如下情形之一者,即达到了“挪用资金罪”的立案标准,应当予以追究刑事责任: 首先是挪用本单位资金在1万元到3万元之间,逾期未偿还超过3个月; 其次是挪用本单位资金在1万元到3万元之间,并将这些资金用于盈利活动; 最后是挪用本单位资金在5000元到2万元之间,并将它们用于从事非法活动。 对于触犯该罪名的犯罪分子,法院会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是拘役。 如果情节更为严重,例如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数额较大且未能归还给本公司,那么将会面临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数额特别巨大的话,则将可能被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挪用资金罪所得收益归谁 在挪用资金罪案件之中,根据相关法规规定,涉案的违法收益应当依法进行追缴并上缴国有财政。 而对于挪用所获得的收益,其本身已经构成了刑法意义上的犯罪行为,因此这部分收益并不属于任何个人或者组织。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法院将会对犯罪所得以及由此产生的收益进行全方位的追缴与处理。 一旦被判定有罪,犯罪嫌疑人将不仅仅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其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收益亦将被依法剥夺。 法律的设立宗旨在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及社会公正,确保各单位的合法财产权益免受非法侵害。 总而言之,挪用资金罪的违法收益绝不会归属于实施挪用行为的当事人或者其他任何私人主体。 挪用资金罪的刑罚根据挪用金额、时间、用途及损失程度而定。数额较大、超三月未还或用于营利、非法活动,处三年以下刑罚;挪用巨款致巨大损失,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刑罚;情节特别严重、损失巨大,处七年以上刑罚。挪用资金罪指工作人员挪用单位资金归个人或借贷他人,数额大且超期未还或用于营利、非法活动。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