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诈骗罪定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合同诈骗罪定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合同诈骗罪定罪与立案标准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犯罪分子以非法占有为追求,在合同签署、执行环节中,行骗手法高达二万元人民币或以上; 或者是行为人事先虚构其所在公司或者冒名使用他人名义签署合同,采用伪造、篡改、作废的票据以及其他虚假产权证书作为担保手段,并无实际履约之能力,或者故意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策略,引诱对方当事人持续签订及履行合同,甚至在接受了对方当事人所支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之后,选择潜逃藏匿,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获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等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合同诈骗罪的定罪与立案标准主要包括:犯罪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行骗金额达二万元人民币以上;或虚构公司身份、冒用他人名义签合同,使用伪造的票据、产权证书等作为担保,无履约能力。此外,还可能采取部分履行或先履行小额合同的手段诱骗对方,或在接受货款、预付款后潜逃,以及其他欺骗手段获取财物。 二、合同诈骗罪成立后合同是否有效? 倘若被认定为构成了合同诈骗罪,则该合同理应宣告无效。 而有效的合同需要符合以下几个必要条件: 首先,在订立合同时,双方当事人都应具有法律上规定的签约行为能力; 其次,双方应当本着自愿、真实、合法以及公平原则进行意思表达,并且不应存在任何形式的欺诈、胁迫或其他违法行为; 最后,合同的内容不得触碰法律法规的底线,更不应违背社会公共道德和基本伦理观念。 因此,在合同诈骗罪成立之后,由于其本质上是基于欺骗或虚假的证明而签订的合同,因为在其签订过程中缺乏真实的意思表示,所以依法应当判定合同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 不违背公序良俗。 三、合同诈骗罪可以成为洗钱罪的共犯吗 合同诈骗罪可视为洗钱罪的共同犯罪类型之一。在我国法律制度中,共同犯罪指定义为二人或以上的行为人基于共同的故意而实施的犯罪行为。若在实施合同诈骗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明知他人意图掩盖、隐匿其通过合同诈骗所获取的非法财产及其收益的来源与性质,仍然为其提供资金账户、协助将财产转化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或者通过转账或其他支付结算方式进行资金转移等行为,则可能被判定为洗钱罪的共同犯罪者。然而,对于是否构成共同犯罪,还需结合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客观行为、参与程度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证据材料予以确认。 合同诈骗罪的定罪与立案标准主要包括:犯罪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行骗金额达二万元人民币以上;或虚构公司身份、冒用他人名义签合同,使用伪造的票据、产权证书等作为担保,无履约能力。此外,还可能采取部分履行或先履行小额合同的手段诱骗对方,或在接受货款、预付款后潜逃,以及其他欺骗手段获取财物。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