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故意教唆他人故意犯罪怎么处罚的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解答

一、故意教唆他人故意犯罪怎么处罚的

故意以引诱、怂恿或劝告等方式,促使他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应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相应的刑事责任追究。若教唆对象为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则应依法予以从重惩处。

然而,若被教唆者并未实际实施所教唆之罪行,那么对于教唆者而言,可考虑给予从轻或减轻处罚。在此情况下,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便构成了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

【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故意教唆他人过失犯罪该如何定性

故意教唆他人过失犯罪,一般以间接正犯论处。教唆者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利用被教唆者的过失行为实现其犯罪目的。

从法律角度看,教唆者在整个犯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被教唆者因其过失而实施了犯罪行为。这种情况下,教唆者应承担教唆犯罪的刑事责任,其主观故意与被教唆者的过失行为相结合,构成了特定的犯罪形态。

例如,甲故意教唆乙在驾驶时疏忽大意导致事故,甲就构成了间接故意教唆他人过失犯罪,应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三、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会加重处罚吗

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会加重处罚。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认知和辨别能力相对较弱,容易被他人教唆而实施犯罪行为。法律对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予以更严厉的制裁,旨在强化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防止他们受到不良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这种加重处罚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视和对教唆犯罪行为的严厉打击,以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和法治秩序。例如,在某些刑法规定中,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可能会在法定刑的基础上从重处罚。

以引诱、怂恿等手段促使他人犯罪者,依其在共犯中作用承担刑事责任。教唆未成年犯罪者,法律严惩不贷。但若被教唆者未行犯罪,教唆者可酌情轻罚。此类行为即构成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