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敲诈勒索未遂非法拘禁罪怎么判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敲诈勒索未遂非法拘禁罪怎么判 关于敲诈勒索未遂和非法拘禁罪的量刑原则 关于这两种犯罪如何量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我国司法实践中所累积的丰富经验,我们可以将其归纳如下: 首先,非法拘禁罪是指以强制手段限制他人的行动自由或使其丧失行动能力,即通过拘押、禁闭以及类似方式来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 其次,敲诈勒索罪则是指行为人为满足个人不合法的需求,使用恐吓、威胁等手段向受害者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 最后,对于一个罪犯同时触犯了多种罪行的情况,除了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之外,应在综合考虑所有罪行的总和刑期以及其中最高刑期的基础上,斟酌决定实际执行的刑期。《刑法》第六十九条 【数罪并罚的一般原则】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 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 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罚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二、敲诈勒索未遂有罪吗 敲诈勒索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活动,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敲诈勒索罪的罪犯可面临以下刑罚:首先,犯罪者将会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惩罚;其次,如果犯罪所得数额较大并且涉及其他恶劣情节,那么犯罪分子将面临更为严厉的处罚,即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再者,正如刑法所规定的,敲诈勒索罪中的未遂情况可以参照既遂犯罪从轻或减轻处理;最后,即使受害人身无分文也不能忽视其作为敲诈勒索罪未遂一事,因为只要当事人没有交付财物给犯案者,就可以视为敲诈勒索罪的未遂形态。 敲诈勒索罪是指犯罪者通过即将实施的积极攻击性行为对财物所有者或持有者施加恐吓,施加恐吓的目标可以是财产的拥有者亦或是与其息息相关的第三方。威胁的手段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口头、书面等形式进行。威胁要实施的侵袭行为既可以是立即实现的,也可以是日后得以兑现的,这取决于具体的案件情况和情节。敲诈勒索罪的主观表现常为直接故意,被认为是一种违法强夺他人财富的犯罪意图。如果行为人不具备此种意图,或者索要财物的动机并非违法,例如债权人为了追回深深困扰的财务困境而采取的带有某种威胁成分的措辞,以此来敦促债务人尽快偿还债务等情况,那么这就不会构成敲诈勒索罪了。《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敲诈勒索未遂犯法吗 敲诈勒索未遂同样构成违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载条款,敲诈勒索罪系指行为人为攫取他人财产而采取威胁或逼迫等手段,强行索取公共与私人财产的犯罪行为。而所谓敲诈勒索未遂,即是指罪犯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因其无法预料之外的原因,最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对于此类未遂犯罪者,可依照既遂罪犯的标准予以减轻或从轻处罚。然而,实际的定罪量刑事宜须依据案件的详细情况,包括犯罪情节、损害结果以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和判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实践,非法拘禁罪涉及强制限制他人行动自由,而敲诈勒索罪指以恐吓、威胁手段索取财物。量刑时,需综合考虑罪行的严重性及罪犯的犯罪情况。对于触犯多罪名的罪犯,应在计算总和刑期与最高刑期的基础上,决定实际执行刑期。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