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夫妻婚后财产协议未做公证生效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一、夫妻婚后财产协议未做公证生效吗 当夫妇于婚后达成之财产协议并未进行公证程序时,其依然具备法律约束力。 前提条件是此份协议是在双方自主自愿的基础上签署的,并且协议条款没有触犯到任何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没有违背社会公共道德和良好习俗,同时双方的意愿表达必须是真实可信的。 然而,经过公证的协议在作为证据的证明力度方面可能会更为显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夫妻婚后财产能公证吗,法律有哪些规定 在夫妻关系中,关于婚姻财产的分配问题,双方可以选择以书面形式进行约定。 双方可约定婚后所取得的财产和个人的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归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该等财产协议既可通过公证程序加以确认,亦可不经历公证手续直接生效。 无论是选择公证还是无须公证,都将对拟定的双方当事人产生法定的约束力。 依据我国自2021年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第一款的相关规定,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及婚前均有权就财产归属问题自行作出决定,可约定其为各自所有、共同拥有或是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具体内容必须以书面形式予以确定。 若未作任何约定,则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及第一千零六十三条关于夫妻财产分割的法律条款进行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三、夫妻婚后财产分割怎么分 夫妻婚后财产分割应遵循如下原则:首先,若双方已就此事项进行了书面约定,则应依照约定的条文予以处置;其次,倘若未能形成书面协议,鉴于公平起见,共同财产应以平等的方式进行分割。 此处所指的婚后共同财产,涵盖了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以及知识产权收益等多个方面。 然而,以下几种类型的财产通常被视为个人财产:一是一方因身体遭受伤害而获取的医疗费用、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相关款项;二是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明确规定仅归属于夫或妻单方所有的财产;三是专供某一方使用的生活用品等。 在实际分割财产的过程中,法院将充分考虑到夫妻双方的具体状况,例如各自对于家庭的贡献程度、是否存在过错行为、是否承担了抚养子女及照顾老人的责任等等。 如果发现其中一方存在隐匿、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的不当行为,那么在进行财产分割时,该方可能会面临少分甚至不分的处罚。 夫妇婚后自行达成的财产协议,即便未经公证,只要满足以下条件,即具法律效力:双方自愿签订,内容合法合规,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条款,亦不悖于公序良俗,且双方意思表示真实无欺。因此,该协议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