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帮信罪需要民事赔偿吗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赔偿 |
解答 |
一、帮信罪需要民事赔偿吗 在协助信息犯罪的诉讼中,是否需要民事赔偿? 在中国法律框架下,对于帮信罪的退赔环节并无具体的规范与要求,涉案人员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帮信罪的最终退赃标准是基于其犯罪行为所获取的不法利益而定的。关于帮信罪的退赃事宜,还需注意退赃能够起到减轻刑罚的作用,但这并非绝对,主要取决于犯罪的具体性质是否极端恶劣。在帮信罪的审判中,如果存在主动退赃的情节,最多可考虑免除刑事处罚。总体而言,犯帮信罪的人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等不同程度的刑罚。 然而,若能积极退赃,便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刑罚甚至免于处罚。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帮信罪需要开庭吗 在接受到公安机关交送审查起诉的案件之后,人民法院经过仔细核查和研判之后,如果发现在诉状中所含有的指控犯罪事实明确无误的话,那么该院应该依法决定举行开庭审判程序。 因此,只要是具备应开庭审判的法定要件的刑事案件,都必定会被依法安排进行庭审并作出判决。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时应秉持公开原则进行。 然而针对某些特定情形,比如有关国家机密或者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案件,则不宜公开审理; 另一方面,假如案件涉及商业机密且被告方提出不公开审理的申请,经法院批准也可实行非公开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三、帮信罪需要多少金额才能定罪 在不同地区的刑事法律体系中,对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定罪金额标准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然而,根据普遍适用的标准,只要满足以下任意一项条件,便可认定涉案人员构成帮信罪:首先,若有三个以上的受害者受到其协助行为的影响;其次,若涉及到的支付结算金额超过了二十万元人民币;再者,如果通过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的资金达到了五万元人民币以上;此外,若违法所得超过了一万元人民币;或者,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曾经因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或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而受到过行政处罚,并且在此之后再次参与此类犯罪活动;最后,如果被帮助对象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发生;以及,其他任何情节严重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具体的定罪金额标准应以当地司法机关的相关规定为准。 在中国法律中,帮信罪退赔无明确规定,退赃标准依据不法所得而定。退赃可减轻刑罚,但非绝对,取决于犯罪性质。主动退赃或可免刑,犯帮信罪者或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处罚。积极退赃有助于减轻或免除刑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