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商品房定金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
分类 | 房产纠纷-房产纠纷 |
解答 |
一、商品房定金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关于商品房定金法律规定的相关解读 对于购房定金的相关法律规定如下:所谓定金,其定义就是合同当事人为了确保债务得以顺利履行而协商达成的协议,根据此协议,其中一方向另一方先行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作为担保。然而,这一承诺所涉及的金额必须要在主合同标的总额的20%以内,如果超出这个范围,那么该部分定金则会被判定为无效。换言之,如果支付定金的一方违约了,其将要承担该项定金带来的损失;反之,如果接受定金的一方违约了,其需要支付的赔偿额度将会是双倍的。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 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 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 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第五百八十七条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 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 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二、商品房定金的协议有什么法律效力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惯例,商品房定金协议的法律效力必须满足以下多个条件方可生效: 首先,其应涵盖《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十六条所明确规定的房地产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 其次,出卖方亦需严格按照双方约定妥当收取购房款项。 在上述两个重要要素均达到要求后,此份协议则视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十六条 商品房销售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买受人应当订立书面商品房买卖合同。 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当明确以下主要内容: (一)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商品房基本状况; (三)商品房的销售方式; (四)商品房价款的确定方式及总价款、付款方式、付款时间; (五)交付使用条件及日期; (六)装饰、设备标准承诺等。 三、商品房定金诉讼时效是多久 关于购房定金事宜所引发的纠纷,一般的法定诉讼时效为三年,其计定期限从权利人意识到或者应当意识到自身权益可能受到了侵害以及责任方应承担相应义务的那一天开始计算。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如果出现了特殊情形,比如有一方当事人主动提出要求或者表示愿意履行相关义务从而导致诉讼时效被暂时中止的话,那么从该事件发生并导致相关程序终止之时起,诉讼时效将会重新开始计算。此外,在涉及到商品房买卖的具体事例中,定金合同作为附属合同,其诉讼时效的起点应该依据主合同的实际履行状况进行判断。假如主合同尚未开始执行,那么定金合同的诉讼时效就会从主合同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 购房定金是合同双方为确保合同履行而约定的一种担保方式,但定金金额不得超过合同总金额的20%,超出部分无效。若支付定金方违约,将损失定金;若接受方违约,则需支付双倍定金作为赔偿。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