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走劳动仲裁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仲裁 |
解答 |
一、如何走劳动仲裁 对于劳动争议案件而言,通常采取仲裁程序解决纷争。该流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当事人应当备齐仲裁申请书以及相关的证明材料,以明确自身所主张的仲裁请求。 其次,依据法律规定,向具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之后,将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予以立案受理。若经审查符合条件,则会确定具体的开庭日期,并提前通知各方当事人。在正式开庭审理期间,当事人需充分阐述自身的观点及提供相应的证据支持。 最后,待仲裁庭审结束后,当事人应耐心等待仲裁裁决结果的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劳动仲裁程序存在时效性要求,一般为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维权,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如何走劳动仲裁程序 关于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遵循以下步骤: 首先,您需向劳动仲裁机构递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资料,以申请立案。 紧接着,仲裁机构将会对您的申请进行受理并且通过正式通知书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然后,仲裁机构会召开庭审会议进行审理; 在这个过程中,仲裁机构可能会进行调解协商。 如果调解无法达成共识,仲裁机构将会做出最终裁决。 在此需要提醒您的是,申请劳动仲裁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例如: 要有完整的仲裁协议、提出明确的仲裁请求及其相关事实依据和理由,而且这些问题都应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畴之内。 此外,有几种类型的劳动争议情况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几个方面: 1.争议内容涉及确认劳动关系的; 2.因签订,执行,更改或接触、终止劳动合同而引发的争议; 3.因解雇,免职,辞职和离任引发的争议; 4.因工作时长,休息日,假期,社会福利,培训维护和劳动安全保障方面产生的争议; 5.因薪酬,工伤医疗费用,经济赔偿或赔偿金等各项费用引发的争议; 6.其他由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劳动争议事项。 针对劳动争议提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 仲裁时效的计算方式是从当事人知晓或应当知晓自身权益受到损害开始起算。 同时,当您申请仲裁时,需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并按被申请人人数附上相应份数的副本。 申请劳动仲裁的专用文书(即劳动仲裁申请书)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关于劳动者本人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址等; 同时注明用人单位的名称、位置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与职位; 2.仲裁请求的详细清单以及想要以此为依据的事实和理由详情; 3.所有的证据材料及其来源,以及所需要提供证据的证人的姓名和住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如何走劳动仲裁索要欠款 对于请求劳动仲裁以追讨欠薪问题,您首先需要准备充分的相关证据材料,例如劳动合同、工资单据、考勤记录等等,这些都将有助于证明您与用人单位之间确实存在着合法的劳动关系,并且用人单位确实拖欠了您相应的款项。接下来,您需要向具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递交一份详细的仲裁申请书,其中应明确列出您的诉讼请求事项、事实依据以及法律依据等内容。当仲裁委员会收到您的申请之后,他们将会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若发现符合受理条件的话,便会正式受理此案,并通知您及用人单位关于事例的开庭日期。在仲裁庭审过程中,您需要清晰且准确地阐述您的主张以及所提供的证据材料。倘若仲裁裁决支持了您的诉讼请求,但用人单位仍然拒绝履行支付义务,那么您有权向当地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值得注意的是,劳动仲裁程序通常受到时效性的制约,一般情况下为一年,自您知晓或应当知晓自身权益受侵害之日开始计算。 劳动争议仲裁包括:当事人准备申请书及证据,向有权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委员会审查决定立案与否,若立案则确定开庭日期并通知。审理中,当事人需阐述观点和证据。仲裁后,等待裁决。注意仲裁时效为一年。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