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精神病患者借款有偿还责任吗 |
分类 | 债权债务-个人债务 |
解答 |
一、精神病患者借款有偿还责任吗 精神疾病患者贷款偿还责任依据其借贷时精神状况而定。若签约时患者无法清晰辨识行为或认知不足,协议常被视为无效,免除其偿还义务。反之,病情稳定时能自主判断并理解行为后果时签订的协议,则可能有效,需承担还款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二、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有还款义务吗 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通常有还款义务。若精神病患者因自身行为导致债务,监护人在其监护范围内需承担相应还款责任。这是基于监护职责,监护人有义务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若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导致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如果债务是因第三人侵权等与精神病患者自身无关的原因产生,监护人一般无需承担还款义务。总之,监护人的还款义务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以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三、精神病患者刑事犯罪量刑标准是? 精神病患者刑事犯罪的量刑标准较为复杂。一般来说,若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如果是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具体的量刑还需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由司法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具体情况进行判定。 精神病患者借款是否有偿还责任,需要视其在借款时的精神状态而定。 如果在借款时,精神病患者处于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状态,那么其所订立的借款合同通常被认定为无效,也就没有偿还责任。但如果精神病患者在病情稳定期间,能够清楚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行为及后果,此时订立的借款合同可能是有效的,就有偿还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