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开庭到判决书下来大约多长时间 |
分类 | 诉讼仲裁-判决执行 |
解答 |
一、开庭到判决书下来大约多长时间 案件审理流程及判决书的签发时间 在普遍状况下,法庭会在审理案件之后的六个月之内发出民事判决书,但若存在任何特例情况,允许延时之需,需要经过法庭院长亲自批准,通过的话可将延长时间再加六个月;如仍需继续延长期限,则必须上报请求上级人民法院核准。若案件的当事人对一审的裁决并不满意,他们有权提出上诉,然后有关法律机构将会重新审理并作出新的裁决。在此过程中,被认定违法行为的裁定书将会于二审立案之日起的三个月内发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 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二、开庭后多久能拿到判决书? 一般情况下,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判决会在审结期限内下达。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通常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判决时间也在该期限内。但实际情况可能因案件的复杂程度、法院的工作安排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所以,很难确切地说出开庭后多久能拿到判决书,大概在上述规定的期限内。 三、开庭到执行完毕大约需要多久时间 开庭到执行完毕的时间因案件类型、复杂程度等因素而异。一般民事案件,简易程序审理的,从立案到审结可能在3个月左右,执行阶段通常在6个月内。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立案到审结可能需6个月,执行阶段一般也在6个月内,有特殊情况可延长。刑事诉讼案件,侦查阶段一般2个月,审查起诉阶段1个月,审判阶段普通程序2个月等,执行阶段与民事案件类似。行政诉讼案件,审理期限一般3个月,执行阶段也大致如此。总之,难以确定确切时间,需视具体案件情况而定。 通常情况下,法庭会在案件审理后六个月内发布民事判决书。如有特殊情况,需经法庭院长批准,可延长六个月。若仍需延期,须报上级法院核准。当事人如对一审裁决不满,可上诉,由相关法律机构重新审理并作出裁决。裁定书应在二审立案后三个月内发布。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