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员工辞职扣钱犯法吗 |
分类 | 劳动纠纷-工资福利 |
解答 |
一、员工辞职扣钱犯法吗 假设雇员依照相关法律法规预先通知用人单位并提出辞职申请,那么用人单位便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扣除其薪资。 然而,若雇员未能按照既定程序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导致用人单位遭受了经济上的损失,那么用人单位有权向该雇员索取相应的赔偿。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所主张的赔偿金额亦应遵循严格的法律标准,而非任意妄为地进行扣除。换言之,用人单位必须提供确凿的证据来证实其实际损失以及具体的赔偿金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员工辞职扣除多少合理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向用工主体提出离职,使用人单位不得擅自克扣或拖欠其薪酬。 然而,如果因劳动者未履行告知义务而突然离职,给用工单位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那么该用工单位有权依法请求劳动者赔偿相关部分的损失。但是,索赔的数额必须要与实际产生的损失相匹配且需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对于遵循法律规定程序离职的劳动者,用工单位则无权扣除其应得的薪资报酬。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三、员工辞职扣工资违法吗 劳动者在离职之际被扣除薪资的行为一般来说均属于违反劳动法规之举。依照常规操作规范,劳动者应当遵循规范的流程及条款正式提交书面辞职申请,而用人单位不得以此理由随意扣除劳动者的应得薪资。 然而,若劳动者因未能完成工作交接或其他原因导致用人单位遭受重大经济损失,则用人单位同样需持有充分确凿的证据支持,并且对于扣除薪资的数额也需要严格遵守现行法律法规所设定的上限。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雇员依法提前通知辞职,雇主不得无故扣薪。反之,若雇员未合规预告辞职致雇主经济损失,雇主可索赔,但索赔金额需依法合理,不得随意扣除。雇主需凭确凿证据证明实际损失及具体赔偿额,确保合法合规处理。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