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诈骗不构成犯罪法院一般会怎么判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诈骗不构成犯罪法院一般会怎么判 若诈骗行为未达到刑事犯罪的程度,那么法院便有可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其他相关的民事法律规定做出裁决和处理。通常而言,若是一个诈骗行为无法被认定为刑事犯罪,它就有可能被视为一种民事侵权行为。在此类情形之下,法院可能会判决实施诈骗行为的一方承担起归还所骗取的财产、赔偿受害者因此而产生的经济损失等民事责任。例如,某一方可能需要将其通过诈骗手段获得的财物退还给受害者,或者对受害者因为该次诈骗行为而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相应的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二、诈骗金额较小不构成犯罪法院如何判 若诈骗金额较小不构成犯罪,法院通常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理。一般会对行为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在这种情况下,法院会根据具体的诈骗情节、造成的影响等因素来综合考量处罚的力度。例如,诈骗行为是否多次实施、是否给被害人造成了精神或物质上的损害等。同时,被害人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行为人返还被骗取的财物或赔偿损失。总之,虽不构成犯罪,但仍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后果。 三、诈骗不立案后如何进行民事赔偿 若诈骗案件未立案,可通过民事诉讼进行民事赔偿。首先,收集整理与诈骗相关的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以证明对方的诈骗行为及自身的损失。然后,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诈骗者返还被骗款项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在诉讼过程中,需明确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法院会根据证据进行审理和判决。如果诈骗者有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可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以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但需注意,民事诉讼的执行可能存在一定难度,若诈骗者隐匿财产或无足够财产可供执行,可能会导致部分赔偿无法实现。 诈骗行为若不构成刑事犯罪,法院可能依据《民法典》及民事法律裁决。此类行为或被视为民事侵权,判决诈骗者承担归还财产、赔偿经济损失等民事责任。例如,诈骗者需退还财物或赔偿受害者经济损失。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